藝術銀行FB
跳到主要內容 ::: :::
主題展覽
藏木於林-藝術家的珍奇櫃:吳權倫
2024.09.14 ~ 2024.12.15
主題展覽:藏木於林-藝術家的珍奇櫃:吳權倫主要影像

藝術銀行113年櫥窗展覽計畫-【藏木於林-藝術家的珍奇櫃】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藝術的普及化,觀眾已逐漸習慣於特定空間中欣賞藝術作品展出。展覽活動已逐漸成為我們生活中的日常經驗:無論是參與具教育意義的作品導覽,或是把逛展覽作為一種休閒活動;藝術作品始終是展覽中最重要的焦點。但受限於物理上的限制,其實藝術家多為隱身於作品之後。除非是認真研讀藝術品背後的作者資訊欄或是透過網路搜尋,不然大多數人對藝術家的認識總是有如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

因此,近年來重現工作室空間逐漸在展覽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觀眾對於藝術家的好奇心已不僅是作品而已,更多是透過更多不同的管道“接近”,進而了解一位藝術家的創作歷程。

 

藝術家 吳權倫 的珍奇櫃

「收藏就是一種對於物的執著與迷戀,後來發現我反而是想透過這些物去了解製作者在想什麼,透過這些收藏我找到跟人類世界或者是社會溝通的管道或是媒介。」

✱長期收藏老物,讓我感覺我們已經製造太多,所以創不創作好像也還好✱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一直想把收藏作為興趣,把他與我的藝術創作切開,因為收藏帶給我單純的樂趣,往往勝過從事藝術工作。

我喜歡想像製作者背後的想像,特別是其中不刻意經營卻誤打誤撞出現的驚喜。同樣都是由人製作的生產物,藝術品卻常常讓我感到囉嗦,也比較難發自內心的喜歡。

當我想到這裡,什麼是做這件事情也變得模糊了,好像是認真的創作我不要,那種愛做不做什麼都還不是的東西還比較有趣,所以我的職業生涯變成這樣也算是對這種心態的誠實反應吧。

 

收藏-台灣早期陶偶

早期鸚鵡陶偶-外來與本地化

這種早期鸚鵡(鸚哥)陶偶在當年算是產量比較大的品種之一。聽過一個浪漫的說法是當年師傅因為鶯歌諧音「鸚哥」於是有了靈感。但其實這些鸚鵡的圓型應該最少可以上朔到日本更早同類型的外銷產品。

二戰後的日本成為美國接管地,美國將大量勞力密集的產業如陶瓷等....轉移到日本,接管期間的外銷產品都打上Made in Occupied Japan的標籤。即使在接管期之後,為了歐美市場,日本的外銷陶瓷裝飾品幾乎清一色為歐美的風格和題材,直到如今我們還是很容易在美國的舊貨商店中發現許多印上日本製造的陶瓷裝飾品。而後隨著日本經濟再起,積極將自己打造成世界工廠的台灣就成為廉價生產基地的後繼者。這種鸚鵡陶偶的原型也許就是在那個時間點轉移到了台灣。

 

套圈圈

在台灣有過媒體報導套圈圈是因為陶瓷業者為了解決滯銷問題而發明,其實不論是陶瓷裝飾品的商業型態或是套圈圈活動都有更早可考的西方起源,台灣夜市的版本應稱為地方改良。

套圈圈遊戲(或套環遊戲)在西方有久遠的起源,中世紀有記載農人會在農閒之餘將汰換下的馬蹄鐵凹成環形投擲田裡木樁取樂,這被視為近代Quoits運動的規則,成為最早的紀錄。

和Quoits相似但淡化競賽感的又稱為Hoopla,後來被英國的市集(嘉年華)小販進一步改良,原本目標物的木樁、酒瓶置換成了這種陶偶、裝飾品吸引顧客挑戰,早在19世紀中期就成為了一種常見的市集遊戲(Fair game),從這類市集遊戲獲取的小獎品更衍伸出專有名詞〝Fairings〞

娛樂又有挑戰性的市集遊戲在世界各地傳播,更多地方的人使用了更為值觀的〝Hoopla〞或是〝Ring Toss〞,在台灣則被稱為套圈圈。此遊戲在世界各地出現不同版本,不論是改變獎品排列方式,或是套環材質,其基本的遊戲規則大致不變。

  

 

 

  • 主題展覽(藏木於林-藝術家的珍奇櫃:吳權倫)的圖檔,第1張,共5張
  • 主題展覽(藏木於林-藝術家的珍奇櫃:吳權倫)的圖檔,第2張,共5張
  • 主題展覽(藏木於林-藝術家的珍奇櫃:吳權倫)的圖檔,第3張,共5張
  • 主題展覽(藏木於林-藝術家的珍奇櫃:吳權倫)的圖檔,第4張,共5張
  • 主題展覽(藏木於林-藝術家的珍奇櫃:吳權倫)的圖檔,第5張,共5張
回到頁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