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銀行FB
跳到主要內容 ::: :::
主題展覽
老派/新藝:藝術銀行沙龍展
2024.06.01 ~ 2024.11.17
主題展覽:老派/新藝:藝術銀行沙龍展主要影像

「沙龍(Salon)」一詞來自於法語音譯,原意為「客廳」。18世紀時,法國名門貴族盛行於自家沙龍之中舉辦社交聚會,邀集文學、藝術及哲學等各方文人雅士齊聚一堂,共同討論文藝時事、分享自己的創作。主人亦會在沙龍空間裡展示自己的收藏。而羅浮宮裡的「方形沙龍(Salon Carrée)」原為宮廷的沙龍空間,從1725年起,成為法國皇家繪畫與雕塑學院定期舉辦官方展覽的場地,「沙龍展」因此得名,成為機構展示的一種代表形式。

 

阿尼塞·查爾斯·加布里埃爾·萊蒙尼爾,喬芙蘭夫人的沙龍,1814-1824,油彩、畫布,126 x 195 cm,魯昂美術館

 

沙龍展大約活躍於18、19世紀,不僅是當時藝術家能夠一夕翻身的機會,亦用來展現皇室恢宏、崇高的地位。提及沙龍展風格,我們的腦海中可能會浮現出繪畫作品大小不一、錯落有致地滿佈絨布牆面的情景。這樣的展示方式並非隨興而至,而是依照作品題材的階級進行高低排序,左右關係則是考量尺寸與畫框型制的和諧為原則。在當時常見的五大題材之中,以描繪崇高典範的題材被視為最高等級,其餘類別包含人物肖像、日常風俗、風景及靜物等。沙龍展雖然與現代美術館於中性白盒子空間進行展示的形式有頗大差異,卻是在有限的空間中發展出一套有秩序、可依循的操作方法,因此也被看作是西方展示歷史最初的原型之一。

 

彼得羅·安東尼奧·馬提尼,1785年沙龍展,1785,蝕刻版畫,36.2 x 52.7 cm,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到了21世紀的現在,藝術創作發展出相當多元的面向,已難以單就五大題材進行歸類,也逐步發展出具有現代性的白盒子展示手法。但藝術家仍然致力於創作這些題材的作品,只不過內涵和形式與過去不同:崇高典範與人物肖像題材不再歌頌宗教與權貴;日常風俗、風景及靜物題材亦不僅是描繪真實。「老派/新藝:藝術銀行沙龍展」即是以沙龍展的概念延伸而來,從藝術銀行的購藏作品中特別挑選出,仍以五大題材為題材的作品,並以上下錯落的展示呈現。希望邀請觀眾一同在這場老派展呈形式的想像與當代創新的對照之中,一探五大題材在當代可能具有的樣貌;在滿佈牆面的作品展呈之中,除了外在視覺形式的豐盈與和諧之外,創造出更多內在表現的關係與對話。

 


 

團隊名單

「老派 / 新藝:藝術銀行沙龍展」

主辦單位|屏東縣政府

承辦單位|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協辦單位|屏東美術館

策劃單位|臺灣美術基金會

計畫支持|藝術銀行

策  展  人|許佳安

展場設計|蘇承璞

視覺設計|林煥純

燈光執行|絕對光度

 

參展藝術家(依筆畫順序排列)|

丁建中   王明仁   王皓諄   王達人   白倩于   江基名   吳世鈞   吳易澤   吳政璋   吳詠潔   李佩姍   李岳凌   李易暹   李銘星   李駿偉   杜珮詩   林文斌   林正哲   林君晏   林宜炫   邱錦屏   柳依蘭   洪俊銘   洪   瑄   

洪譽豪   涂智惟   張淳皓   張新丕   梁亞倫   許哲瑜   許璨麟   郭佩奇   陳文祥   陳正芳   陳永賢   陳劭彥   陳珮怡   陳逸宏   陳敬寶   陳擎耀   陳贊雲   彭楷騰   賀蕙芝   黃元煜   黃至正   黃彥穎   黃郁雯   黃舜廷

黃薇珉   楊子逸   詹詠幀   劉芸怡   蔡孟閶   蔡譯德   謝易辰   藍仲軒   魏禎宏   羅文欣   瀰力村男   黨若洪

崇高典範 → 典範轉移

在沙龍展時代,創作題材以宗教故事、君王事蹟與史詩文學等內容被視為最高等。在知識傳遞不易的當時,這類作品還具有教化人民與宣揚君威的作用。而在當代,創作題材不再有高低之分,且社會普遍鼓勵多元思考,儼然已無唯一的崇高典範。本區展出的作品包含了對聖像進行重構,而非單純指稱特定宗教偶像;透過宗教建築與特殊場景,反思歷史及生命進程。亦有作品以輕鬆詼諧的手法,來揶揄歷史領袖。對於這些過去典範的詮釋,當代藝術家反而並未提供解答,而是更希望透過作品,與觀者一同思索。

時代風俗 → 日常印象

風俗作品泛指以常民生活為題材的作品。這類創作通常描繪了特定時代和地區人們的生活樣態,不僅是當下社會文化的珍貴紀錄,也展現藝術家對於人類活動與習俗的深刻觀察。在老派的風俗題材之中,不乏農作收成、酒館休憩、工匠勞動等場景。而本區的作品則呈現出臺灣常見的摩托車、市場、街景等元素,其中也包含藝術家重現記憶中的的景象,以及對於屏東在地的印象。呈現出我們這個時代,臺灣人日常的片段。

自然風景 → 人為風景

在沙龍展的時代,風景畫早期多半被認定為是裝飾性作品,主要描繪自然風光和鄉野美景,較不具有深刻的寓意。後來受到浪漫主義的影響,藝術家逐漸將個人心境與意念融入其中,使風景題材不再只是景觀的再現,而是成為一種個人情感與精神的象徵。在當代風景作品之中,由於幾個世紀以來地貌受到大量開發的影響,自然景色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城市景觀、人工植栽,甚至是兩者併存的衝突景象成為我們周遭常見的人為風景;而作品除了展現當代風景,亦成為觀者思考人與環境關係的媒介之一。

理想面容 → 物事樣貌

肖像畫在攝影技術尚未普及的沙龍展時代,對於權貴人士而言具有彰顯身份、樹立榜樣的功能。其特點在於對容貌的細緻描繪,包含臉部特徵、姿勢與表情等以表現出特定的某人,通常還會延伸至講究衣著與背景物件的搭配,以反映出被畫者的品味。藝術家在繪製的過程,也常會出現如同現代人喜愛「美肌、修圖」的做法,用以獲得被畫者的好評。在當代作品之中,「肖像題材」不再限於讚頌被畫者,而是成為觀察各式各樣廣泛的人物形象,甚至是非人的物事的表現方式之一。

象徵之物 → 召喚之物

在沙龍展時代,靜物題材常見以水果、花卉、食品和器皿等作為描繪對象,並且可能含有宗教寓意、象徵收藏家品味或是展現擬真技巧等意圖。即便到了現在,這些意圖仍然包含在靜物作品之中;不過隨著時代發展,當代藝術家想傳達的不僅僅是宗教寓意,或是服務收藏家的品味,而開展出更加多元的面貌。在本區展出的作品中,靜物成為召喚記憶與開啟想像力的媒介,或是觸發某個議題討論的入口。再從描繪的對象物來看,這些物品也呈現出我們這個時代與地區的文化特點。

回到頁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