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網站需要開啟JavaScript
JavaScript is required

「在藝術界裡的斜槓人生 林平:我是「藝術生態酵母菌」--《 涴莎藝術_Vol.26》執行長專訪

發布日期

2025-08-14 18:21:01

⟢⋯《 涴莎藝術_Vol.26》﹏﹏﹏﹏|
|在藝術界裡的斜槓人生 林平:我是「藝術生態酵母菌」⋯⟣

󠀠󠀠
雜誌《 涴莎藝術》本期專訪藝術銀行執行長林平,爬梳了執行長對美術學習,與為自己爭取創造美術更多可能性的歷程,為大家精華節錄其中談及「藝術銀行」的內容。

󠀠󠀠

持續觀察學習的執行長

持續觀察學習的執行長

❝接下臺灣美術基金會執行長,掌管「藝術銀行」,宗旨為培養潛力藝術家,扶植生涯初期的創作者,給予基本資源、提供被看到的機會;同時培育人們接觸藝術的涵養,有機會成就潛在的藝術收藏家,豐富藝術產業。舉凡公司行號、民間企業、法人都能向藝術銀行商借租賃藝術作品,台積電即為最大宗客戶,小型的則有咖啡店、髮廊等,在今日台灣已四處可見藝術愛好者的蹤跡。

「從在美術館服務生涯高鋒的藝術家,再到藝術銀行服務初聲試啼的藝術家,我都是在與生涯發展不同階段的藝術創作者互動,讓藝術與受眾相遇,產生美善的社會力。……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恰可形容我的職涯。」她笑稱,讓完全沒有藝術背景的人接近藝術,「這不就是我從小到大在追求的事嗎?」藝術銀行要觸及的,就是跟藝術並沒有很靠近的受眾,希望讓他們愛上藝術。她分享,某企業常客每年固定租藝術品,但今年致電「我們不租了」,原來,對方因為長期租作品,培養出對藝術的喜好,也開始收藏作品,收藏量足夠後,已不再需要租作品,自己的藏品就能掛在辦公室,「你說,藝術銀行有沒有發揮潛在影響力?」

這座銀行處理的不是商業利潤,而是推動藝術,而如林平所說,藝術代表的不只是時代的潮流,更是「未來的貨幣」,是充滿精神性的象徵。身處變動的時代,不論是美術館或藝術銀行,她期待有幸能讓藝術始終陪伴著我們,讓我們成為心靈富有的人!❞

這段在標題上,被寫下「藝術,是未來的貨幣」,正如執行長往常所言,如果藝術真的能在人的認知裡發酵,那麼就永遠有無限價值存在著。
󠀠󠀠
閱讀精彩全文:https://reurl.cc/mYyDLV
也歡迎收看線上雜誌其他內容:https://reurl.cc/Nxl0Gq

site-logo-text

電子報

營業時間

週一至週五 9:00 上午 6:00 下午

電話

+886-4-2223-2220

傳真

+886-4-2223-3320

地址

403 台中市西區自由路一段150號